威高电子报电子报

威高报医疗卫生 人工智能点亮医疗新场景 AD早筛加热血液检测市场 新型电子皮肤可在10秒内自我修复 花粉过敏要提前用药 两种春菜含钙量超牛奶 泌尿结石患者少吃春笋 超六成厌学与家庭相关 一个动作延长膝盖寿命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威高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AD早筛加热血液检测市场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情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由于其病程不可逆,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是关键。

近年,随着AD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卫材的仑卡奈单抗和礼来多奈单抗等AD创新药投入市场,加上政策的高度关注,AD早筛成为值得关注的赛道。

血液检测热度上升

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特征是淀粉样斑块的积聚(主要由Aβ肽组成),以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主要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目前学界有几种假说解释AD病因,包括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胆碱能假说、氧化应激假说、兴奋性毒性假说、雌激素假说、基因突变等。

当前,业内企业主要围绕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开发对应的早筛标志物。对应的检测技术可分为四类:神经心理测评、神经影像学技术、脑脊液检测(CSF)技术和血液检测技术。

近年来,血液检测赛道因其经济、便捷、微创且可及性潜力大,逐渐引起业内关注。需指出的是,血浆标志物组合的AD预测能力优于单一标志物。研究显示,单独检测血浆NfL诊断MCI的准确率为69.68%,结合临床症状、海马体体积、血浆Aβ42和NfL诊断MCI的准确率可达74.2%,对AD早期筛查有较好的价值。未来,需要根据应用目的和成本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志物组合进行检测。

体检场景有望爆发

当前,AD早筛商业化还处于早期阶段,应用场景具有多元化特征,包括院内、体检中心、民生项目、保险、居家检测等。

院内是AD早筛进入门槛最为严苛的场景,侧重临床证据,相关产品遵循传统IVD产品进院销售的道路,需完成注册申报、大规模临床研究、物价收费等流程。目前,AD检测企业和药企的合作正变得越来越密切。自2016年以来,卫材和希森美康合作,开发基于血液的AD检测方法。2024年7月,卫材中国宣布与迪安诊断、未一医学、康圣环球、瑞博斯合作。

民生项目正依托政府的强力支持。当前,各地政府对AD早筛项目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各地民生项目逐渐兴起。据了解,海南省开展了“海南省老年人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一次头颅核磁、生物标记物(血浆p-tau217)、量表检测等检查项目;广东部分地区为5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免费开展AD神经心理学评估。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市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项目。

保险方面,行业企业正面临保费下滑与产品同质化的双重困境,需要差异化突围。从现存险种来看,严重AD已被纳入重疾险的必保范围。近几年,AD疾病专项保险也在陆续推出,例如上海推出了针对AD疾病的保险产品“沪智保”,一些商保公司也有推出相应产品。

在居家场景中,虽然潜在需求强烈,但目前AD早筛居家场景还不成熟,存在缺乏血液检测POCT(即时检测)产品、支付意愿、信任、获客成本多个难点。

最值得关注的是体检场景。实际上,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无创、便捷的检测方式,血液检测恰好符合这一偏好。已经有体检机构在尝试血液检测技术。例如,爱康集团引入了麦锐克生物基于miRNA技术平台的血检产品,可能在临床症状出现5~7年前预测AD患病风险。预计这一场景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黑马”。

接下来,AD早筛在体检场景的竞争激烈程度会较高,企业需不断提升价格竞争力、产品质量以及配套服务水平。

标准化难题待解

未来,血液检测有望成为AD大规模早筛的重要工具。但根据临床反馈,不同厂家的AD血液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AD血液检测在临床的普及。据悉,现在国内的厂家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导致参考范围相差巨大,不同平台结果无法互认,并且各个厂家目前均是分别建立参考范围和溯源体系。

这是由于AD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界限值尚未建立,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方法和检测技术。比如,国际上已有较多血液生物标志物预测AD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欧美人群,系统性的中国人群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较少。

此外,与中枢样本相比,外周样本更容易受到系统因素的影响。例如,肾脏疾病和药物使用可能增加血液生物标志物浓度,而肥胖可能降低标志物浓度,需要更多关于不同人群中生物标志物性能以及生物变异的数据,同时应该系统地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值。未来,期待看见AD血液检测领域难点进一步突破,开出创新之花。

《医药经济报》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威高控股公司 版权所有:威高报 202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