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创新工作室:为创新发展增添活力

浏览量:596

威高集团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能传承、创新攻关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全员创新创造热情,形成了“以一线工匠人才为带头人、以职工为主力、以岗位为阵地、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研发部门为支撑”的浓厚氛围。

创新工作室涵盖了威高集团医用制品、血液净化、生物科技、骨科材料、药液生产、建材等领域,汇集了劳模(工匠人才)等先模人物及生产一线技术骨干2000余人,职工近万人参加,主要围绕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近三年,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35000多项,实现创新成果 600多个,申请国家专利 82项,充分激发了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辐射出了巨大的创新能量。

几张办公桌椅、台式电脑,档案柜、琳琅满目的技术革新样品铺满桌子……走进制品集团输液器分公司的王玲玲创新工作室,热火朝天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此次改善的目标和方向;如果减少拿取动作,就能提升组装效率,有效改善空间……针对提升非邻苯Y三通输液器的组装效率,员工们又在集思广益了。

在这个充满智慧的创新工作室,每年都会制定创新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会议,谋划布置创新工作,研究、探讨和解决创新工作中的难点,成员们积极参与其中,发挥最大潜能,破解技术瓶颈。这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也带来了可观的生产效益,先后荣获过35项国家专利,提出合理化建议2000多份,近期又被授予了省级创新工作室荣誉,毫无疑问,这个工作室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智囊团”。

“80后”党员王玲玲是这个工作室的领头人。从操作工、质检员、班组长,再到车间主任、生产副经理,王玲玲扎根生产一线20余年,对于输液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每一道工序都是了如指掌。创新工作室自2016年6月成立,至今,工作室里有了四个创新小组,涵盖生产运营的管理与信息化升级、产品功能升级、工艺质量管理提升和制造技术装备升级等方面。“这里汇集了各个生产环节的精英骨干、技术能手,也有从事生产一线的管理干部、工人、维修人员,他们带着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充分利用这一创新平台,相互交流,相互提高。”说起创新工作室,王玲玲总是一脸骄傲。

一条条“接地气”的提案改善,一个个“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这些源于一线、用于一线的小发明、小创造瞄准了生产之需、提效之点。“不要小瞧这些小部件,如何利用改造它们关系着大效益呢。”王玲玲说,创新工作室里摆满了造型各异的小部件,看起来不起眼,但都是经过员工们的一次次革新改造而成,实实在在蕴含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

“目前,非邻苯Y三通输液器市场需求量每月都在增加,如何在现有的作业空间保质保量的完成产量计划,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输液器车间维修工程师李建说,这位屡获提案改善标兵的创新能手又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擅长“小改小革”,善于修旧利废的他在降本增效上没少动脑筋、想办法。他反复研究了各道工序发现,整支产品的组装一共有7处需要反复拿取配件的动作,如果减少拿取动作,就能提升组装效率。“如果想办法将配件固定住,就可以同时组装配件两端,组装效率就能提升。”李建说。由此,他们组建小组,制定了改善目标,节拍由原来的13.02s降到11.02s,组装效率由原来的2350支/人/天提高到2777支/人/天,效率提升18.17%。

眼下,王玲玲创新工作室的新想法、新点子还在不断地涌出。二车间的孔德方、刘晓云、李海波、张传岭等最近也在忙着对多穿刺上半部分组装机设备进行改造,由于输液器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多穿刺上半部分组装机设备报警频繁,产能未达预期。他们找原因、想对策,改造完成后生产效率提升29%……

“多练、多钻、多想,才能让自己‘技术口袋’里的‘绝活’越来越多。”这种想法在创新工作室里每个成员心中已经生根发芽。目前,公司每月都能收集到来自一线员工的几十条“奇思妙想”, 这些创新创造成为了企业“增效”的独门利器,自王玲玲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创效有9500万元,其中仅2020年就创效1500多万元。

在威高,创新工作室已经有了114家,市级示范工作室2家、省级示范工作室2家、技能大师工作站1处,职工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已经被评为省级创新工作室的“田世丹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田世丹带领团队率先研究采用辊印方式,替代丝网印刷,使产品印刷效率提高一倍,引领了同行业印刷技术的变革;由他自主研究设计吸塑包装产品的分切方式,将原设备滚切方式改为剪切方式,改善了产品分切效果,减少了分切碎屑产生,提高了产品包装质量,带动了同行业包装设备产品分切方式的变革;“杨文波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张翠静合实际潜心钻研,发明出了一种专用的“三指手套”,这种特殊的手套,改变了透析器切丝工种因为操作切丝时容易受伤的情况,在操作中既能保护员工不受伤害,又不影响手指的灵活性,在公司推广使用后,该岗位员工流失率基本为零;还有“佟强创新工作室”“马之骁创新工作室”等发明的《一种安全输液器》、《动脉血气针质量改进》、《防针刺动脉血气针装置》等24项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国家专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际垄断……

“员工创新的热情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有酝酿、发展、迸发和持续的一个过程。”工会负责人介绍,而如何保持这种创新积极性,如何找到便捷、高效的技术培养之路,创新工作室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不仅带来效益,也在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这些“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创新成果达上万个,年创经济效益已经超过千万元。

(张凌娟)

上篇:没有了
下篇:注射件T型设计攻克输液器气泡难题
分享到
http://wgb.weigaoholding.com/Img/2021/12/2021122592170b1d459e480dbb175890f5349618.jpg
威高报
http://wgb.weigaoholding.com/m/content/2021-12/29/000445.html
威高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