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电子报电子报

威高报质量专题 “质量月”观察: 让质量意识在一线“落地生根” 威元多业态的“提质进行时” 质量攸关生命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威高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质量攸关生命

每一天,全球医疗系统都在依赖无数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正常运转,这背后,是中国乃至全球医疗企业必须直面的一道严肃命题:如何确保每一个产品的安全、有效和可靠?

医疗产品的质量,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一份证书,或一次抽查的合格率。它关乎生命,连接信任,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底线,也检验着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尤其在当前我国医疗制造迈向高端化、国际化的关键阶段,质量已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乃至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优秀的医疗企业,从不满足于达到国家标准、通过体系认证。它们致力于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研发立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到临床评价、上市后监测乃至最终停用回收,每一个环节都做到风险可知、可控、可追溯。

值得注意的是,体系不仅是文件堆砌,更是一套活的、持续优化的机制。以威高集团为例,其推行的“双聚焦”质量活动,强调将市场反馈与内部流程紧密结合,通过信息化平台打通临床与生产之间的隔阂,实现质量问题“发现-分析-改进-预防”的闭环管理。这种动态的、响应迅速的质量机制,正是现代医疗企业应有的模样。

体系可以复制,文化却难以移植。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它成为组织的一种潜意识,成为每一位员工不需提醒的自觉。

这要求企业将质量意识从生产车间延伸到研发实验室、从管理层渗透到一线操作员。通过持续的培训、真实的案例分享、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员工真正理解:自己每一个操作环节,不仅关乎绩效,更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车间工人不放过一个微小划痕,质检员拒绝一次人情妥协,研发人员对设计反复验证——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是企业最可靠的质量防线。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彻底改变质量管理的面貌。数字化质量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实时监控生产参数波动,预测潜在风险点;区块链技术可用于构建不可篡改的质量追溯链,从原材料批次到最终用户一目了然。

但技术终究是工具,其效果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企业需避免陷入“重系统、轻管理”的误区,牢记技术的使命是服务于质量目标,而非替代人的责任与判断。

不同于普通商品,医疗产品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与社会意义。他们必须建立超越商业利益的价值导向,将质量视为最大的社会责任。这意味着在成本与质量发生冲突时选择质量,在短期效益与长期信誉之间选择信誉。唯有如此,企业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赢得市场和社会的尊重。

质量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它需要体系的支撑、文化的滋养、技术的赋能,但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企业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中国从医疗制造大国迈向强国的进程中,只有将质量融入企业基因,才能打造出值得托付的生命守护线,才能让中国医疗产品真正走向世界、赢得信任。

在这条道路上,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件产品都是新的考验。而唯一不变的,是对质量的坚守——因为在那另一端,是生命。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威高控股公司 版权所有:威高报 202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