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电子报电子报

威高报企业文化 “光盘行动”一直在路上 “三八”活动多维诠释“她”力量 与孩子过年 雨日献血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威高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孩子过年

我小时过年,与我的孩子过年有不少的区别。

多少年后,改革开放让村子发生了重大变化,村里的茅草房渐渐变成了瓦房,后来又有了两层小楼。红瓦绿树,小桥流水,山丘起伏,花果飘香,村子的环境越来越美。

现在过年,年味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平日物质丰富,同几十年前比较,孩子好像天天过年。鞭炮种类更多,烟花绚烂。虽然,市区禁止燃放鞭炮,过年时还是有不少鞭炮炸响,将天空打扮得五彩缤纷。

人们都从电视上看春晚,到后来村里联欢会就停止了,且再也看不到踩高跷节目了。虽然商场里张灯结彩,超市里年货琳琅满目,但总是没有过年的特别感觉。年夜饭可以在饭店吃,拜年可以用微信、视频,什么东西都不缺,极大地丰富。孩子们平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没有对新吃食、新衣服的期待。

今年单位发放年货,不再是发物品,而是发放虚拟货币,网上购物,更加方便。我将选购权交给了家人。大女儿喜欢面食肉类,特意选了一份牛排和一份莲子面食。小女儿喜欢零食,找不到满意的物品,就选了一小袋面,用来包饺子。

过年图的是喜庆,“爆竹声声辞旧岁”,有爆竹声才显过年。两个孩子就迷上了鞭炮。去年春节,他们在小区外小商店买了少量的小鞭,觉得花钱多,买得少,放得不过瘾,今年要多买一些。春节前,大女儿从网上查询,多家比价,最后选择了一家。两个女儿一再要求去买鞭,腊月二十六日,妻子带她们到崮山,买了两箱鞭炮。

腊月二十八,放假第一天,适逢槐云集。一连几天的雪继续下起来,风雪交加,天气格外寒冷。早晨吃完饭,小女儿就催促我去赶集。这是前几日就答应她的。我告诉她:雪大风大,太冷,要不不去赶集吧。她却表示不管大雪如何纷飞,天气如何凛冽,依然坚持去赶集。

8点多,北风呼啸,大片雪花不停地吹到脸上,颇觉寒凉。路上的雪,下面融化了,上面还是厚厚的一层。路中间的雪都被推到了两边,过红绿灯时,女儿踩在深深的融雪里,鞋有点湿透了。

集市因下雪的缘故,不像平日也不像往年最后一集热闹,只有卖菜、鸡、鱼、水果、海鲜、对联等少量商贩,赶集的人也不多。她想买窗花,转了一圈,最后在东边找到了一家,挑来挑去,最后买了4张。这时,女儿没有了来时的兴致,买完就着急回家了。

回到家,她就兴致勃勃地张罗着贴窗花,贴得认真仔细,让我帮她看看看是否歪斜,然后用姐姐给她的圆形小福字胶贴贴好。窗花一贴,家中确实增添了喜庆气氛。

年三十(今年春节无三十,实为二九)当天,我们与老人一起过年,菜品丰富,对比以前我小时过年,可谓天壤之别。岳父放置了供桌,摆上了他父母的照片,点燃香烛,放上贡品,恭敬地祭奠,送上美好祝愿。吃完早饭,我和女儿们一起贴好春联。

女儿们都说晚上要吃年夜饭,无论怎样都要吃饺子。半夜时分,饺子煮好了,妻子叫女儿们起床,结果一个也没叫得起来。这与我小时候如出一辙。初一早晨,两人都埋怨没叫她们吃饺子。我不由得苦笑。

市区禁烟,导致放烟花的少了。少了鞭炮声,年味好像就少了很多。女儿们这两年喜欢放鞭,我感到些许过年的安慰,也高兴地带她们放鞭。从初一开始,接连多天晚上,我带着女儿们在老家村里、在海边放鞭。几十种鞭炮,有大烟花在天空开放的绚烂多彩,有小烟花从十几厘米到1米多高的色彩斑斓,有加特林射向天空与星辰同辉的璀璨,有小飞机、蝴蝶等在地上翩跹起舞、高速旋转的激情奔放。

我对两个孩子开玩笑说:“你们放鞭,都是我点燃鞭炮,你们只是作了看客。其实不买鞭炮,看别人放鞭炮,还能省下了钱,一举两得,多好!”

大女儿说:“才不是呢,自己买鞭炮,自家人放,看的是一种特有的欢乐的感觉。”

看着女儿们在焰火下映照的灿烂笑脸,带着童稚般的满足于幸福,我也感觉无比快乐。

经济大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年味虽然越来越淡了,但过年却是对传统节日的纪念。生活的快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过年的方式,过年是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无论年味多少,我们的节日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延续,文明才能继往开来。 (陶然)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威高控股公司 版权所有:威高报 202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