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眼下,威高在抓细抓实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统筹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开足马力抢生产、赶进度保订单,开启生产“加速度”。
“裁剪、缝纫、压胶……医用材料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医用口罩、防护服的需求量很大,生产一线员工严重不足,制品集团迅速调集数百名工人支援生产,并安排行管进车间。每天需求上百万外科口罩、数万件防护服和医用防护口罩,员工们正在努力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因为生产任务重,医用材料公司总监马兰波一直盯着生产线,丝毫不敢放松。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医用材料一直加班加点生产,目前,公司依然在争分夺秒抢抓生产,不断增加产能,第一时间满足抗疫订单需求,确保市场供应。“下一步,我们会加强投入,继续抓紧生产,为防控疫情作出我们应尽的一份努力。”马兰波说。
日前,威高防疫物资生产线上24小时不停机,各公司采购、生产、销售、仓储、质管等部门联动协作,各条流水线“火力全开”,各工序人员轮流接力,生产秩序井井有条,全力以赴保生产、保质量、保供应。
“上海方舱医院紧急需要500万只手套防疫物资。”接到通知后,为保障订单早日发出,汉德公司总经理马才带领全员坚守岗位,在生产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行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全都扑在生产一线,全力赶制防疫手套。“虽然在公司睡不好,也挺辛苦的,但是和同事们在一起,自己能为抗疫出份力,心里踏实多了,”技术部实验室工程师姜佳伟说。
时间紧、任务重,面对交货压力,员工热情不减,干劲十足。
注射器分公司的采样管生产车间,一排排病毒采样管在紧急生产。“根据疫情的变化,目前,我们可以最高把病毒采样管的产能提到每天50万支。”注射器分公司副总经理田世丹说,车间里新增产线、增派人员,已经有7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速,为的就是要全力保障市场的病毒采样管订单需求。
“灌装、贴标、封盖、装箱……短短60秒内,20箱消毒液“整装待发”。“我们正加班加点生产,消毒液产品日产量已达到3万瓶以上。”药业公司生产总监许万福说,各类消毒产品订单迅速增长,目前正加紧生产发往上海、吉林、广东等地。
既要力保防疫物资市场需求,又要保障常规产品生产不松懈,各公司内呈现出一派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的“热潮”,各车间踩足油门加紧抢抓生产保订单。
为做到生产、防疫两不误,生基集团主动出击,一系列硬规、细规陆续出台落地,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各项工作都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子公司职能部门启动专班化服务、驻点式办公,为各单位现场把脉,把问题带上来,把办法带下去,量身定制“一车间一方案”,助力全面复产。
“在接到生物科技公司的1000万拭子紧急订单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检验耗材公司总监李磊说,生产、设备、仓库、物流……各部门加强联动,多条生产线有序作业,快马加鞭,与时间赛跑。 “包装机24小时不停转,工人白天黑夜两班倒,每天约有30万拭子供应到抗疫一线。”车间主任迟淑萍介绍,他们快速恢复了产能,保持生产的稳定,满足一线抗疫及市场需求。
无独有偶,滤器公司车间里也在不停歇赶制拭子、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同时还在加班加点生产着滤器、引流袋、灌肠器等产品,“3月28日滤器分公司人员返岗复工率达到91%,所有常规产品均有序复产。我们要抢订单、稳链条,就要在生产线上狠发力,3月份已经发出3000多万拭子订单,滤器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 。”滤器公司副经理姜响鹏表示。
时间不等人,订单也不等人,“再苦再累都要咬紧牙关。”输液器生产车间内同样热火朝天。“满负荷的产量,客户也催得比较急。”车间主任刘晓云说,截止目前,他们已经组织了110人支援其他防疫物资生产,同时还要保障公司输液器产品的订单供应,及时补充库存,保证市场需求。“车间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也没有一个人抱怨。”晚上6时,夜幕低垂,生产车间里灯火通明,伴随机器轰隆声,工人们还在紧张有序地生产。
与此同时,专用输液器车间也在铆足劲头加快生产。“现在几乎是满负荷生产状态,一点都耽误不得。”专用输液器副经理马之骁介绍,疫情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如果订单不能按时交付,就可能会被“转单”。从3月14日起,在严格按照疫情管控的情况下,公司一方面立即组织所有生产人员每天加班加点,一方面组织员工复工复产,“同时我们要组织人员协助防疫物资生产,还要加紧赶制专用输液器订单。目前,日产量达到50万支/天。”马之骁说,为了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追回来,车间里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奋力追赶,保障订单能够顺利交付。
另一边的骨科车间里,自动化设备也在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有200多批次的骨科医疗器械、人工关节等临床救治医疗物资,经过检测、灭菌等手续,发往全国各地。
“全国疫情多点散发,我们作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线不敢断也不能断。在有关部门协调下,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环节得到有效保障,各个生产环节都有员工在厂生产。”骨科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员工返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开始进入满负荷生产模式。 (张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