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心为炬,凡人善举暖人间 —威高职工三次紧急救援书写责任担当

浏览量:18

从医院走廊的生死时速,到万米高空的医者仁心,再到公路旁的紧急守护,近期威高集团三名职工(团队)在不同场景下挺身而出,用果断行动与温情守护,将“良心、诚心、忠心”的“三心文化”化作一次次真实的生命救援,在平凡岗位上演绎出不平凡的担当。

医院走廊里的“生死接力”:痛风发作仍狂奔救孩童

8月13日正午,乳山市人民医院的走廊里飘着饭菜香,通往餐厅的路上突然响起撕心裂肺的呼救:“快!谁来救救孩子!”

正在隔壁SPD仓库盘点物资的兰涛,耳朵瞬间竖了起来。“那声音带着哭腔,一听就不对劲。”他后来回忆,当时顾不上放下手里的盘点表,拔腿就往走廊冲。转过拐角,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捂着脖子蹲在地上,小脸憋得青紫,嘴唇已经泛白,孩子父母慌得手忙脚乱,只会反复喊“卡住了,吃糖卡住了”。

“别动,我来!”兰涛边喊边跪到男孩身后,双臂环住他的腰,双手握拳对准肚脐上方,用力向内、向上冲击——这是他在公司应急培训里反复练习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下、两下、三下,他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可男孩喉咙里的糖果像生了根,始终没动静。

“不行,得去急诊!”这时,同事姜波也冲了过来。两人对视一眼,没多说一个字,姜波弯腰抱起男孩,兰涛紧随其后往地下停车场跑。“那天我痛风犯了,右脚落地就疼,可哪顾得上啊!”兰涛说,他们天天在医院送物资,闭着眼都知道急诊的近路——地下停车场电梯直上一楼,比走门诊大厅快5分钟。

姜波抱着男孩一路狂奔,兰涛一瘸一拐跟在后面,心里只想着“再快点,再快点”。幸运的是,平时午饭时间人满为患的电梯,那天正好空着。四人冲进急诊室时,医护人员接过男孩继续施救。当“哇”的一声哭腔响起,卡在喉咙里的糖果被喷出来,兰涛和姜波才发现,两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觉得天要塌了。”男孩母亲唐女士后来拉着两人的手反复道谢,眼眶通红,“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敢想后果。”兰涛却摆了摆手:“换成谁都会这么做,何况我们天天在医院,知道时间多宝贵。”作为退伍军人,他早已把“应急处突”刻进了骨子里;而姜波也说,平时公司常搞急救培训,真遇到事了,肌肉记忆都能帮上忙。

万米高空的“生命护航”:医生旅客挺身而出救昏迷女孩

7月21日下午,青岛飞往福州的SC4911航班平稳巡航在万米高空。刚结束血液净化论坛的福清威高透析中心主任刘波,正靠着座椅整理资料,突然,广播里传来急促的求助:“紧急呼叫医务人员!有旅客昏迷!”

“我是医生!”刘波几乎是立刻弹起身,抓起随身的笔记本就往机舱前部跑。挤过围观的旅客,他看到一名年轻女孩瘫在座位上,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发绀,呼唤也没反应。“当时心里咯噔一下,高空没有医疗设备,只能靠经验判断。”刘波后来回忆。

他单膝跪地,先摸了摸女孩的颈动脉,又翻开她的眼睑查看瞳孔,“排除了心梗、脑梗这些致命问题,心里稍微松了点。”接着,他让机组人员拿来氧气面罩,又帮忙把女孩的座椅靠背放平,让她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你能听到我说话吗?哪里不舒服?”刘波轻声询问,女孩虚弱地摇了摇头,嘴里挤出几个字:“头晕……肚子痛……”

“多久没吃饭了?”刘波追问。女孩点点头,声音细若蚊蝇:“早上到现在没吃。”结合症状,他判断是低血糖休克,赶紧让机组人员找些含糖饮料。当女孩小口喝着可乐,脸色慢慢有了血色,却又皱紧眉头:“有点凉……”

这句话让刘波多了个心眼,再一问才知道,女孩正处于生理期。“肚子是不是坠着疼?”他一边问,一边让机组人员拿来热水瓶,隔着衣服敷在女孩小腹上,同时用拇指按压她的合谷穴和三阴交穴。“这些穴位能缓解痛经,平时给患者做护理时也常用。”刘波解释。

十分钟后,女孩的脸颊泛起红晕,腹痛也减轻了。得知自己刚才昏迷了,女孩后怕地哭了:“我一个人出来旅行,还以为要出事了……谢谢您,医生。”刘波笑着安慰她:“没事了,别害怕,我陪着你。”

可没过多久,航班广播又传来坏消息:受台风“韦帕”影响,福州机场暴雨,飞机无法降落,需要盘旋等待。女孩的脸色瞬间又变了,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刘波看出了她的紧张,主动坐在旁边和她聊天,得知她是19岁的大一学生,从日照去福州旅行,便跟她聊学校生活、旅行计划,慢慢分散她的注意力。“别担心,机组会安排好的,落地后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下。”刘波反复叮嘱。

一个半小时后,飞机终于在福州机场平稳降落。刘波帮着把女孩交接给机场医务人员,没来得及留下姓名,就拎着行李匆匆赶往下一站——福清威高透析中心,那里还有患者等着他查房。“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面对大家的称赞,刘波始终很淡然,“不管在医院还是外面,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不能袖手旁观。”

公路旁的“紧急守护”:销售团队分工救援摔倒老人

8月11日上午,秋风微凉,血液净化上海公司河南一区销售团队的车,正行驶在从南阳返回郑州的公路上。突然,前方路面的一幕让开车的李亚猛地踩下刹车——一位老人骑摩托车撞上护栏,连人带车翻在路边,一动不动。

“快!分工行动!”李亚喊了一声,率先推开车门。作为团队主管,他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拨打120,语速飞快:“在南阳到郑州的S103省道,距离XX服务区大概2公里,有位老人骑摩托摔倒,昏迷不醒!”挂了120,他又拨通110,请求民警过来疏导交通,防止二次事故。

另一边,韩乐乐已经从后备箱翻出三角警示牌,往事故点前后几十米的地方跑。“前方有事故,慢点开!”他站在路中间,挥舞着手臂,对着往来的货车、轿车大声喊。秋风卷起尘土,迷了他的眼睛,可他丝毫不敢松懈——这条路上货车多,车速快,万一没看到老人,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就想着,得把危险区拦起来,让老人安全点。”韩乐乐说。

冯文凯则沿着路边狂奔,逢人就问“附近有卫生所吗?村委会在哪?”跑了近百米,他终于从一位村民口中问到了村委会电话。“喂,您好!这边有位老人骑车摔倒昏迷了,麻烦帮忙查下他是谁,联系下家属!”电话里,他把事故地点、老人穿着说得清清楚楚,挂了电话,又马不停蹄跑回现场。

等待急救车的几分钟,显得格外漫长。李亚蹲在老人身边,轻轻观察他的呼吸,不敢随便移动他,怕造成二次伤害;韩乐乐不时回头看老人的情况,手臂挥舞得更用力了;冯文凯则在旁边来回踱步,盼着急救车快点来。“当时心里特别急,老人脸色一直很白,就怕他出什么事。”李亚说。

终于,警车先到了,民警接过交通疏导的工作;紧接着,120急救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大家一起帮忙,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看着车子远去,李亚又主动给民警留下联系方式:“要是需要我们作证,或者联系家属,随时打电话。”

车子重新启动,往郑州方向开去。车厢里没人说话,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其实就是做了点小事。”李亚说,公司常讲“三心文化”,“良心就是不看着别人有难不管,诚心就是实实在在帮忙,忠心就是对自己的责任上心。”韩乐乐和冯文凯也点头:“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我们还会这么做。”

三次救援,三个场景,不同的威高人,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以专业与温度守护陌生人的生命。从医院到万米高空,从公路到城市角落,威高职工用行动诠释了何谓“良心、诚心、忠心”,也让“三心文化”从理念走向现实,成为一次次具体、真切、动人的生命关怀。

这些善举并非偶然,它们源于企业长期以来对应急培训的重视、对专业精神的塑造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倡导。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威高人才会在他人需要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才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准确判断、科学施救。他们没有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一名员工、一位医生、一个销售,而是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把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融入每一次判断、每一个动作之中。
这些看似平凡的救援,其实并不平凡。它们照见的是威高作为医疗健康企业所秉持的深层价值观——生命至上、责任为先。无论是在岗位上还是在生活中,威高人都展现出一种自觉的担当,一种超越职责边界的人文关怀。这正是企业真正的影响力所在:它不仅通过产品服务健康事业,更通过员工的言行传递温暖与希望。
他们就像一束束微光,照亮陌生人的至暗时刻,也点亮了社会的信任与善意。而这些光芒汇聚起来,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在匆忙与疏离之间,仍有人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在风险与未知面前,仍有人敢于为你挺身而出。
威高的“三心”文化,也因此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成为了一种可感可触的行动伦理,一种融入日常的职业信仰。
它提醒我们:伟大的企业不仅创造产品,更塑造人;真正的担当,从来都不分场合、不论时间。只要心中有光,哪里都是守护生命的现场。

上篇:没有了
下篇:精神之序,成于文化之养
分享到
http://wgb.weigaoholding.com/Img/2025/8/20250829000b4a9bcb6243aab1a37572b888dce6.png
威高报
http://wgb.weigaoholding.com/m/content/2025-08/30/001898.html
威高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