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威高集团:人才发力 驱动发展

浏览量:388

在近几年疫情持续影响医疗器械企业的不利形式下,威高集团今年1到8月份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最近,在有关部门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威高集团依然名列其中——这是威高第8次荣登此榜。而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上,威高集团以232亿多元的价值,名列医药健康类第4位。

坚持以人才为中心,引好、育好、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使威高加速前进,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搭建平台用好人才

9月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上,威高获得第一批“好品山东”企业形象标识授权,威高手术机器人作为智能科创产品的代表,在推介会上亮相,展示了威高高端装备的突出成就。

威高妙手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可以媲美达芬奇机器人,把相隔千里的医生和患者连接起来,远程操控完成手术,充分体现智能科技的魅力。

在8月30日到9月2日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上,威高磁导航机器人亮相,其可在活检、穿刺等手术中提供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得到了高度关注,深受好评。

这是威高人才价值的重要体现。威高为加速科技创新,引进培养了一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博士后和博士及硕士领衔的科研队伍。

人才的价值是创新。威高创始人陈学利曾表示,“创新就是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老老实实地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新产品,才能持续发展。”之前,中国所有高端医疗器材,全部依赖进口。威高以中国制造替代进口,让国人用上了更加便宜的器械。

过去,在心脏支架领域,只有进口产品,一个约四万元。威高在2005年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支架扣,将价格最终降到1万以下。如今带量采购之后,威高的心脏支架价格只有700多元。2020年,威高自主创新的新一代生物可降解心脏支架上市,将技术提高了一大截。

十多年前,患者透析用的是昂贵的国外产品。威高攻克了透析难关后,聚砜膜透析器、血滤器、透析液、血浆分离器,甚至血透机,威高都实现了自主生产,血透产品覆盖整个产业链。自2010年建立第一家血液透析中心,威高已建成上百家,病人透析一次仅用不到300元,而且免费接送、吃住。

陈学利说:“创新是被逼出来的!”“要做到利国、利民,最后才能利自己。”

在人才的攻关下,威高先后有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国人。成立30多年来,威高用自主产品抗衡垄断产品,为国人节省开支、节约国家医保费用3000多亿元。

今年以来,威高围绕护理、骨科、血液净化、介入、麻醉、生殖、感控、口腔、药品包装、血站、外科IVD、机器人等13大产品系列开展研发,在可降解镁合金、冠脉球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机器人、止血微球等产品上取得了突破,进入了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报注册等不同阶段。

要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能提高竞争力。威高瞄准山东省技术空白,投入了30多亿元和上百人的博士硕士团队,打造了全省首个技术领先的mRNA疫苗技术平台,研发的新冠核酸疫苗即将上市,并且肺癌、艾滋等其它疫苗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占领全球生物技术体系中的关键高地。

威高以人才为支撑,研发了大批国际领先产品,进入医疗器械众多细分领域,研发一个产品就建立一个公司,形成一种产业,带动系列产品研发,形成了产业链纵深发展优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发展。

骨科材料、心脏支架、血液透析、种植牙、预灌封注射器、留置针、人工肝、手术机器人、人造骨……这些国外的产品,在威高人才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被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以高科技、高质量的形象走进国人视野,也正因其科技与质量的双优,显示了中国制造的硬核与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威高两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高端研发巧借人才

自身人才满足不了自主创新的需要,怎么办?威高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巧借外力、借脑引智”,弥补自身人才不足,壮大科技实力。

早在创业之初,威高就提出“你出专家我出力、你出技术我出钱”的柔性引才思路,1999年率先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牵手,迅速扭转了高科技人才不足的劣势,掘取了科技创新“第一桶金”。2010年,威高与中国科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启了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新纪元。

威高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机器人,走过了10多年的研发历程,而最近将其机器人研发团队全部纳入威高,着力推动研发新突破,表明了威高人才引进与产学研合作的重大成果。

目前,威高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创新试点型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山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研究中心、山东省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泰山学者实验室等等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威高研究院、国家创新中心平台及北京、上海、长春等地研发中心,并且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军事医学科学院 、301医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30多个研发机构,为引进高端人才、研发高端产品提供了有效载体。

通过合作单位,威高聘请了12位院士担任经常性技术顾问,并有100多位院士提供技术指导,走出了一条与高校院所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打造聚才高地。2010年与中科院合作实施高端研发计划以来,到去年底,投入数亿元,资助项目54项,建立5个高水平研发平台,培育3个创新团队,13个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开发的一次性输注医疗器械用聚烯烃材料,解决了灭菌剂残留和塑化剂析出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建成了世界首套万吨级医用聚烯烃生产装置及国内首套万吨级抗辐照老化医用材料生产线,系列产品在千余 家三甲医院使用,为医疗器械产业更新换代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技术,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合作研发的重点是卡脖子领域,要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就需要用“中国制造”实现进口替代,提高中国医疗器械技术水平。

正是依靠创新驱动,靠人才发力,威高将国人的健康权牢牢攥在手上,让国人用上自己的医疗器械产品,改写了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生产医疗器械,攻克卡脖子的材料是重点。一种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过去只有一家美国公司能够生产,吨价数百万元,而且外方一直涨价。威高攻克这一难关,用了7年时间。2020年3月,威高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研发的新一代生物可降解心脏支架成功上市,让更多的患者享受着中国制造的福祉。

日前,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来到威高研究院的博士后欧阳兆飞,负责的植入介入类聚氨酯医用导管的研发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植入介入类医用导管大部分专用料依赖进口,为弥补这类核心原材料的空白,欧阳兆飞带领团队不仅突破了国产聚氨酯料的研发,还采用血流动力学的原理,改进了长、短期导管尖端成型技术。

面对原材料的国际垄断,威高与上游企业共建,丰富产业生态,攻克原料卡脖子难题。与中石化等企业合作,稳定供应链,开发的耐辐照注射器聚丙烯材料替代韩国进口产品。目前,与中石化已经确定了40多个方面的合作研发领域,致力于开发更多高端医用材料,部分已经研发成功,在更多方面改变材料与器械的垄断局面,闪耀出中国科技与中国制造的光芒。

优化环境留好人才

用好人才的关键,是留好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威高舍得给人才让利,通过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方式,广寻行业内的拔尖人才,甚至是领军人才,并搭配高水准的研发团队,推动了高水平创新,骨科材料、血液净化、预灌封注射器、输血器、留置针等系列产品已经成为民族第一品牌。

对引进的有项目、带专利的高端人才,威高允许以技术入股;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股份和期权,形成了从联合开发一个产品,到共同开拓一个产业,利益持续共享,创新持续升级的格局。

通过股权合作形式,威高引进了行业领军人才,研发的骨科材料、“聚砜膜”透析器、生物活性骨科材料等产品,均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引进了两名专家,在短时间加紧攻关,研究了全新的改进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投放市场后获得各地医院的广泛好评。威高的工程师们自主研发的血浆分离器、血液透析器、新型钛合金植入材料等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这种以股权为纽带的深度合作,促进了威高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此外,威高还建立了基金管理办法、新产品开发奖励办法等激励机制,对人才贡献度进行系统考评、量化打分,并将考评结果在工资奖金、住房福利、职务晋升等方面直接体现,切实让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这种强化创新共赢的落实政策,进一步构建聚才“强磁场”,以最大的诚意留住人才。

让人才增加获得感,打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成为威高为人才提供的新发展平台。威高加大力度改善大学生和外招干部的食宿条件,建设新公寓,提高住宿标准,同时改善食堂伙食标准;调薪重点向研发人才和技术工人倾斜,实现五年倍增,提高其获得感;加大对绩优人员的表彰力度,树立标杆,让员工更有动力;不断改善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修建篮球馆、足球场、乒羽中心、健身房等设施,提升员工满意度;给员工分房,解决住房困难,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感。

威高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计划,与大学合作培养,开展青竹、青藤、长青、领航计划自身培养,同时派出优秀人才出国培训。

2015年以来,威高选派3批5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攻读MBA课程,他们归国后在企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两年,威高实施百名青年优才培养计划,实施导师制,提高其综合能力,以适应威高的发展需要,以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建设与搭建,为威高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储充力量。

2021年,威高新班子接任,人才战略持续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人才为中心,公司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正三冗、保两增,去冗官、去冗兵、去冗费,增加研发投入,增加蓝领人员收入;重点做好四项核心工作:研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整合、大部制改革;实现四个转变:由模仿式研发向引领创新型研发模式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制造转变,由销售渠道为主导向市场生态为主导的营销方式转变,由本位主义向自利利他的思想观念转变。

为推动威高大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围绕引进高质量人才,提出了两亿计划:计划投入1亿资金,未来三年引进10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引进100名中高层管理干部;计划投入1亿资金,未来三年激励100名销售干部,100名业务员,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以人才为支撑,威高不断完善强大的产业链,大步向前,向国际一流企业奋进。 (王保明)

上篇:没有了
下篇: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分享到
http://wgb.weigaoholding.com/Img/2022/9/202209299735279130ca4c628ccc1371d8118f6c.jpg
威高报
http://wgb.weigaoholding.com/m/content/2022-09/30/000809.html
威高报电子版